联系我们

博客

工程师博客

蹩脚工程师的不足之处

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关的“拆解建议”

各位工程师,您肯定有拆解或修理物品的经历吧?
现在回想起来,那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把父母好不容易给我买来的电车玩具拆得七零八落,还会偷偷地拆父亲的收音机,我记得被发现后挨了一顿教训。由于我会不断地拆各种东西,因此当有家电产品出现故障时,家里就会要求我负责修好,也就是这个原因,我的拆解癖进一步升级。

上初中的时候,家里会让我修理电视,微波炉,录像带播放机等这些按理说不可能修好的高科技产品,总之都是一些快乐的回忆。“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啊…”,在打开外壳的瞬间,那种期待感和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众所周知,打开外壳之后,一般来说这个产品就不在厂家保修范围之内了,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录像带播放机是劲敌

其中,录像带播放机令我非常吃惊。又兴奋又激动…。打开录像带播放机的外壳后,发现与录像带接触,读取视频信号的旋转磁头居然是倾斜的!(照片1)

照片1

当时我坚信,只要把这个调正就能播放出清晰的视频!于是,我仔细观察了磁头的安装部位,结果发现,这个磁头好像被计算好的一样,就是精密倾斜安装的。我现在记不清当时是否已经认识到这是我力不能及的事情,但“录像带播放机=劲敌”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作为初中生的我的脑海中。 “但是,磁头为什么要倾斜安装呢・・・?”,我对此好奇心非常大。于是,不假思索地向家附近的科学馆老师提出了这个疑问。我觉得那位老师肯定查了很多资料,非常通俗易懂地告诉了我其中缘由。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马上查到,但当时我真的非常庆幸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位老师。

仅凭知识是无法在现场取胜的

刚才的铺垫有点太长了,在我们工程师的业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工作可以按照程序顺利推进,也有些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非常棘手的工作”,比如,客户要求查明异常发生的原因,或者开发品的试验没有按照预期的结果顺利推进,需要考虑解决对策等等。您擅长这种“棘手的工作”吗?

我不能说我很擅长,但无论是推测异常原因也好,还是为了查明原因而尝试各种方法也好,日常业务的开展我还算处在平均水平。
这种分析(推论),解决异常事态的能力被称为“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在头脑中多大程度地产生“为什么?”的强烈情感。只要有疑问,就会想解开,而对这个疑问越是感兴趣,越会进一步调查更多的资料。

以我为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经常问“为什么?”,哪怕出现一些挫折也不会气馁,反而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这个原因,周围的人把我当成怪人对待)。同时,针对不可思议的问题,即使自己完全没有相关知识,也会在大脑里浮现出“可能是这样吧”,“也许会出现那样的结果”等等的推测。虽然不能断言少年时期的拆解癖对提高工程师的能力直接相关,但至少可以说,对于持续保持“为什么?”的情感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也有的人无法顺利解决所出现的问题。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反而知识非常丰富,乍一看上去,像是“有能力的人”。但是,听到他说的话就会发现,多是“那里出现过这样的案例”或者“那个零部件的规格是这样的,所以不能用”等等,提供信息还好,但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如果只是有知识,就会不自觉地想去复制粘贴。也就是说,在想像中所看到的信息(事实)与发生的现象(异常)之间形成的差距,推测其相关性方面存在欠缺。
如果在异常对策成员里面有这种人,大家会非常辛苦…。很可能开会时从头到尾只会一味地强调“这个事情我知道”,工作很难进展,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得不出有益的结论。在您工作的地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

虽然知识对于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在实际的现场,仅凭已掌握的知识就能处理的问题并不多。反而轻装上阵,现场绞尽脑汁研究对策才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仅凭阅读书本和资料是很难掌握的。最终靠的还是“经验”。只能通过在具体的工作中掌握这种能力。因此,我提倡的是“拆解建议”。

通过“拆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您试着回想一下周围那些“真正能干的人”。这些人是不是有这样的特征呢?我认为,恐怕多多少少都有会有一些“拆解癖”,您觉得呢?

(1)时常关注产品的机制,工作原理,并进行调查。(并不是因为现在需要)认为自己在不了解原理的情况下展开工作是不可原谅的,因此毫不妥协,调查清楚并理解。

(2)与客户会谈的过程中,对客户存在的课题感同身受。(通过“为什么?”分析客户要求事项究竟是什么意思)

(3)总之,除了电气之外,还会积累各种领域的知识,很多情况下这些知识会在不经意间发挥作用。

这样来看的话,好像对工程师来说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实际上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拆解癖的工程师在探寻原理和原因的过程中必然会花费一些时间。注意到这一点时已经变成了主要的工作。对于时间充裕的工作来说,这样工作很好,评价会很高,但往往解决异常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掌握追求“为什么?”和“就这么处理!”的平衡。
好了,刚才所说的好像工程师培训教材一样,坦率地说,我属于很难在解决和理解“为什么?”之前进入到“就这么处理!”阶段的性格。但是,这种性格多数情况下会促使问题最快解决,所以我认为这样还不错。

我觉得各位有拆解癖的工程师会对上述内容有共鸣,大家觉得如何呢?
另一方面,“没有所谓的拆解癖”的正常工程师们(年轻的工程师?),为了确保今后能够轻松解决异常问题,先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调查它的机制吧,现在还为时不晚。不是电气方面的东西也没关系。去尝试对各种东西感兴趣,想像它的机制,找机会去增加自己的拆解经验吧。
以后肯定会有用的。

那么,这个周末拆点什么好呢!?

TEXT BY
大塚 贤一
解决方案开发部 解决方案开发课 主任

[主要产品开发业绩]
电池测试系统PFX2000系列
充放电系统控制器PFX2500系列
定制充放电系统,定制充放电电源装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