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博客

工程师博客

只有解决方案才能解决难题吗?

什么是智能机柜系统“难以言表的价值”

大家好!我是解决方案开发部的新垣。
我想在本专栏中分享一下关于产品设计的经验。
对了,顺便提一下,我的姓读法是“ARAKAKI”。虽然和著名女星“新垣结衣”的姓氏字面相同,但我的读法里没有浊音。请大家多多关照。

虽然有点突然,但我想给大家来一个小测试。
下面的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请问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可尔必思水
Cook Do
二合一洗发水

不用解释大家也知道,可尔必思水是饮料,Cook Do是调味料,二合一洗发水是洗发水。我想大家可能都喝过,吃过,用过这些产品。
“不就是都添加了什么东西吗?”
嗯〜可惜。可尔必思水是“可尔必思和水”,Cook Do是“中餐用的多种调味料”,二合一洗发水是“洗发水和护发素”。不过,我问的不是这些。

下面我来说答案。都是为了消费(使用)者“省去(实现最佳状态时的)麻烦”。

麻烦=作业=附加值?

在社会的很多场景中,都存在“太花时间了,麻烦〜”的情况。个人的生活场景自不必说,在公司的工作中这种情况也是“不胜枚举”。当然也有“麻烦的事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啊”的意见,但在这里我们稍稍想一下。

例如,需要人直接参与的行为,身体实施的手术,匠人的手工艺品等,这些花时间的事(过程)好像都有其价值。这些事如果“时间过短”,反而感觉缺乏价值。
另一方面,只要成果(结果)好就行的事情就不太容易认为“花费时间=价值”。特别是我们所涉足的工业产品,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而如果是农产品,食品等的“有生命的产品”,只要谈到需要生长时间,成熟,发酵时间,就很容易被人们理解“的确如此”。
机械产品原则上不需要“休息时间”(当然也存在连续通电评价“老化”的情况),所以,“赶紧生产吧”就是大家的想法。

从事制造工作的人更容易理解,对标准品的生产来说,时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如何才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既定的作业程序呢?在这种状况下,很遗憾的是,“用心,认真”等的心理性因素不会被视为价值。看上去随心所欲的小哥吹着口哨粗暴地工作,只要做出来的产品符合规格,那就是合格品。
尤其是日本人更有这种希望别人能够感受到生产者的“诚意”,“辛苦”等看不见的内容的心情。这也许就是因为我们是万物皆神的八百万神的国度。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心情并不能保证可以传递给结果(物品)的接收方。可能会感觉到世事艰辛,但这就是现实。

在日常工作中,尽管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结果并没有反映到产品价值之中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也不能因为麻烦而蒙混过关,草草了事。这才是“麻烦”的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三种消费品会让人感到是很无聊的事情。“这种东西你自己想添加什么就添加好了,不要因为添加了一点儿东西就多收钱啊”,肯定会有人这样冷嘲热讽。但实际调查就会发现,“稀释,添加”都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并不是“只是混合”而已。这些就是“难以言表的价值”的典型。

能够毫不费事的实现最佳也是“解决方案”

到这里,我终于要谈到正题了。菊水公司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承揽电源,检测仪器的机柜总成(机柜组装和布线)的定制业务,近年来,机柜组装形成了规格化,作为产品提供“智能机柜”的案例不断增加(照片1)。
我曾经负责智能机柜中的产品之一“双极电源PBZ-SR系列”和“交流电子负载PCZ-A SR系列”,而这些产品如果说得难听一点,“只不过是在装到机柜中,进行布线而已”。

照片1 智能机柜例

实际干过这项工作的人很容易理解,组装到机柜中,进行输入端,输出端的布线,保证作为一体化产品正常工作(=规格)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各个细节都有学问存在(不过,熟练人员也许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学问…这一点有些讽刺的意味),经常会出现连接好之后不能按照最初的设想运行的情况。我认为这也是“难以言表的价值”。

特别是“PCZ-A SR系列”,并不单单是将多台设备并联起来加大容量,而是一套可以根据交流输入的相数和接线自由改变负载单元组合的系统。并不是说客户自己做无法实现的事。只不过,这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作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充足的时间,而且也很享受这种繁琐工作的乐趣,也许您就会觉得智能机柜“很昂贵”。反过来说,真的有这种必要吗?

但是,一般来说,这种“切换工作”都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是因为,(切换作业)本身并不会产生价值。而智能机柜的价值就在这里。这相当于用金钱来买时间和工作的准确性(这种说法可能听起来感觉有些不爽)。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负责的“PCZ-A SR系列”的开发过程。是怎么想的,做了哪些工作,最终完成了这款产品?我希望能够表达出在产品规格中没有记载的“价值”。多少有点老王卖瓜的感觉…。希望能够作为开发资料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智能机柜系列诞生

在菊水的电源与电子负载产品中,有很多可以通过并联运行增加容量的产品,但是没有出厂时支持并联运行的标准机型,主要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定制方式进行机柜组装。
后来,也就是在5年之前(2012年度),首次策划并开发可以直接进行并联运行的成套产品“智能机柜”双极电源PBZ系列和直流电子负载装置PLZ-4W系列。
当时,我负责开发PBZ的智能机柜,而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是第二年开发的交流电子负载装置“PCZ-A系列的并联运行版(PCZ-A SR系列)”的开发过程。

PCZ-A SR系列的开发是从2013年4月开始的,当时刚刚完成PBZ智能机柜的开发,心情刚放松下来,就突然被叫到会议室,指定让我负责设计工作。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 今年的开发产品是交流电子负载装置的大容量版。

  • 简单来说就是并联运行PCZ1000A,可以轻松实现单相双线,单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的切换。

  • 当然,要保证价格便宜哦。

  • 容量是3kW,6kW,9kW,12kW。
    ※12kW机型在后来的研究中最终放弃

  • 目标是在本年度内完成开发工作。

收到这些大致说明之后,马上开始研究规格制定工作。

什么是交流电子负载装置PCZ1000

PCZ-A SR系列的基本单元--“PCZ1000”是以CC/CP/CR模式工作的1kW交流电子负载装置,是在2000年推出的产品。此后,在2007年增加了部分功能(5台并联运行等),型号名称变更为“PCZ1000A”,但沿用了旧款产品的基本设计,因此,坦率地说是一款很旧的产品(照片2)。但是,鉴于一直生产销售至今的事实,从设计角度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不存在什么缺陷,处于所谓“无需再设计”的状态,产品质量非常稳定,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是一款能够放心使用的产品。

照片2 PCZ1000A

要开发的PCZ-A SR系列的目标是“输入接线切换”功能。关于配置该功能,我考虑了很多。

最终考虑的结果是如果6KW机型实现单相双线,单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切换的话,单相双线采用6台PCZ单输出,单相三线采用3台+3台的双输出,三相三线的2台+2台+2台的三输出采用三角形接线,三相四线的2台+2台+2台的三输出采用星形接线。
另外,还需要分别切换25针并联运行专用连接器的信号。

如果实现上述接线的智能切换,则需要配置“选择开关”,只通过前面板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单相双线,单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的切换。但是,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使用继电器切换相当数量的布线,另外,也需要控制系统的电路和电源。虽然不是不可能实现,但是成本会非常高。

此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原点理论”。需要这种切换的客户究竟有多少?与这种复杂的切换型机型相比,将分别支持不同接线方式的“单功能机型”形成产品线是不是更加轻松呢?
通常的做法应该是首先进行市场调研,研究是不是符合业务需求。但是,这种细分产品本身进行市场调研就很困难,即便是得到了某些数值,最终也会得出“不符合市场需求=不做”的结论。对于小众市场来说,越是调研,最终得出的结论越可能是“最好不做”。

但是,另一方面,销售主管和开发主管在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贴近感”。尽管并没有从客户的口中直接听到,但是会产生“可能会有需求”,“客户应该很乐意采购”的产品的模糊印象。这就是所谓的直觉。确认需求数量(背景)之后决定是否商品化是正确的做法,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也可以说是“很无趣”的事情。轻松自由地回答事先已经知道答案的测验,结果“无一错误”真的有意思吗?

与消费品相比,检测仪器和电源业务是规模非常小的生意。如果“想赚钱”,这也许是不能选择的生意。也许这是有经营头脑的人不会选择的生意吧。这么说来,菊水是傻瓜吗?
不过,这正是菊水的特色所在,这种工作自有它的乐趣。
跑题了…

反复考虑了各种因素,但是,最初制定的方针是以低廉的价格设计出可以进行切换的产品,因此,决定放弃成本高昂的自动切换方式,而是选择手动切换方式。然后根据销售后的情况,决定未来的方案。

产品设计

规模决定之后,开始进入产品设计阶段,在此之前,需要考虑以下课题。

(1)最高并联运行台数从5台扩大到9台的条件
・变更驱动电路
・振荡对策
・变更固件
(2)确保客户能够正确接线的机构
(3)采用智能机柜安装9台的机构
(4)其他

马上开始进入项目(1)的实验阶段。本来想找到5台以上的PCZ1000A,实验是否可以5台以上并联运行…但是,公司里无法借到这么多的设备。没办法,只能准备可连接10台的接口电路,确认是否可以进行通讯。
结果,轻松完成并联运行10台的实验。感觉并联运行20台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本来预想工作内容会非常繁重,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发现无需改造硬件就可以实现并联运行。
第一步轻松完成。

然后是需要修改固件,以支持9台并联运行,委托软件部门进行变更。这项工作最初也预计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好像是只要改变并联台数的位置即可,因此这项工作也轻松完成。
振荡对策只是在生产出产品,实际运行之后才能知道,因此决定先放一放,进入下一个机构研究阶段。机构没有采用和上一年度制作的PBZ大容量版一样的19英寸机柜,而是决定采用更加小型化的智能机柜。

另外,开始思考本次的关键项目(2)确保客户能够正确接线的机构。想到的方法是通过变更连接端子座的短路棒实现单相双线,单相三线,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切换的结构(以下简称切换板)。与机构部门就设计概念进行协商,首先从6KW机型开始设计。这一阶段花费了很多时间。和机构部门多次开会协商,制作能够正确接线的机构。

客户会使用电缆进行连接,因此为了确保不会出错,在丝网印刷标志上标示颜色,制作一览表,确保接线和装置设置可以一目了然,并使用标签进行标注。另外,增加标识,做到切换板(附件)安装在哪个位置,会构成哪种布线的情况一目了然(照片3)。另外,考虑到装配和维护的情况,切换板位置采用了通过门开闭的结构,以确保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布线大量集团的切换板安装位置。
通过多次试制,最终解决了所有问题,成功完成切换板的机构。请机构部门按照相同的切换板结构制作剩余的3KW机型和9KW机型,并着手在最终完成的6KW机型机架上实施电气评估。

照片3 输入端子部

忐忑的通电试验(电气评价)

一系列的装配作业完成,终于到了通电试验(电气评价)阶段。这是有所期待,同时也是心情忐忑的瞬间。即使在理论验证时没有问题,实际运行时也可能出现无法工作,甚至导致设备的损坏。而这种经验也是学问(难以言表的价值)的源泉。
在本次的电气评价中最为担心的是并联台数增加后是不是能够发挥出性能,会不会出现振荡等异常现象。心里非常担心…

但是,并没有出现担心的情况,试验顺利完成,运行正常。这可能是50Hz,60Hz的低频率的原因。稳定性非常好。然后是简单地收集相关数据。最初的设计验证也是一样,我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改造后仍能顺利运行的产品也是最初的设计得到充分落实的证据。应该对开发的前辈表示感谢。
然后完成了3kW机型和9KW机型的设计,最后,请使用说明书编写部门编写出通俗易懂的说明书,本项目顺利完成。

开发是从2013年4月开始的,2014年1月交付了首台6kW机型定制品,历时9个月左右。定制品从头开始设计时,一般需要4〜5个月的时间,与之相比,本项目的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但是,在设计与评价期间还要同时开展其他工作,实际上时间非常紧张。

完成的产品效果如何呢

实际使用完成的产品时,需要拆装螺丝的地方较多,相应的操作也会很繁琐。但是,通过采用切换板的结构,谁都可以无需思考正确地切换,虽然是自夸,这真是太方便了(照片4)。公司里其他部门的课长对这个设计赞不绝口,客户的评价也非常高。

照片4 切换板(附件)

顺便说一下,要保密哦(笑),截止现在(2017年7月),PCZ-A SR系列的发货数量已经达到了20套左右。现在的交易数量也很多。这是非常可喜的结果。
凝聚了非常先进,精密技术的“解决方案”级的产品当然厉害。另一方面,像智能机柜这样,看似普通,毫无特色,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优势”会一点点体现出来的产品也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在开发之初,我曾经怀疑“谁会用这个东西呢?”感觉这是一项雾里看花的开发计划,而现在想起来,非常荣幸能够负责这款产品,我对这款产品非常满意。交流电子负载装置的需求量很大,是电脑评价所必不可少的试验设备。非常期待开发人员选用这款产品。
请多多关照!

TEXT BY
新垣 史朗
解决方案开发部 系统技术课 课长代理

[主要产品开发业绩]
PBZ-SR系列
PBZ-BP系列
PCZ-SR系列
过渡浪涌试验器/电源波动试验器
定制试验系统

联系我们